社会体育指导员一直在您身边
在湖北有这样一群人
清晨、傍晚遍布城乡的健身站点
随处可见到他们的身影
他们活跃在各个街道、社区、健身场所之中
他们组织开展群众体育活动
传授、指导科学健身技能
志愿参与科学健身知识培训和讲座
他们承担起社会责任
几十年如一日
风雨无阻
用自己的所学技能
带动大家投入到全民健身的行列当中
他们的名字
叫社会体育指导员
今天小编就带你认识一些
说不定他们就在你身边呢!
李慧娟——疫情无情人有情
社体“心灵安抚师”全程在线
“疫情期间不能出门,除了照顾80多岁生病的母亲,我就一直在想作为社会体育指导员,我能为大家做什么?”于是,一个想法浮现在了李慧娟的心头:既然不能开展线下活动,那就登陆“云端”指导。”就这样,李慧娟成为湖北健身广场舞人的“心灵安抚师”。
打开李慧娟的手机,置顶消息不是她的母亲或儿子,而是20多个体育健身群,都是分布在湖北各地的健身广场舞人,平均年龄都在50岁以上。自疫情发生以来,有人感染,有人失去亲朋好友,有人情绪崩溃......,对于这些中老年人来说,疫情让他们的身心都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体育健身群成为了他们缓解心理压力的避风港。
“我想着大家在家不能锻炼身体,长此以往,身心会出现问题,所以我积极组织广场舞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拍摄居家健身视频,通过社体中心的微信公众号宣传推广,让大家在疫情期间也能科学健身,舒缓压力,提高抵抗力。”李慧娟一旦发现群里有人没有健身打卡,就会主动问候,主动关心,积极帮助大家解决问题,共渡难关。
50多天的时间里,李慧娟一直保持着微信在线,20多个群、几千个人,她几乎知道每一个人的情况,李慧娟说,广场舞人里有太多特殊情况了,他们有的失独,有的丧偶,有的亲人患病瘫痪,当初跳广场舞就是为了寻找生活希望,而这次疫情封城,让他们不得不再次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幸,心理上的难可想而知。所以,她每天都在群里用“体育正能量“鼓励大家,常常发之前广场舞大赛的精彩照片视频,让大家看到生活的美好和乐趣,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霾。李慧娟还要教大家学习网上购菜,毕竟很多老人手机用得不灵,不过疫情结束了,大家应该学会了更多与时俱进的技能。
相约重逢日,共赏春暖花开。如今,疫情平缓下来了,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仍在继续,李慧娟也会将她的新职业进行到底,她说:“等到疫情结束后,我还是要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身份,带着大家继续舞蹈,跳出更美的生活。”
李慧娟现任湖北省健身健美运动协会副秘书长,为了把湖北的广场舞推向全国,2018年5月邀请专业广场舞创编老师编排了反映湖北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的广场舞《在此》,创编过程中李慧娟常常为了一个动作和老师探讨多次,不断修改完善,她的执着精神感动了创编人员,也赋予了《在此》更多的内涵。该曲目在湖北大地一经推出,便深受广大广场舞爱好者的青睐,李慧娟连续举办2期培训班,近1000人参训,影响覆盖全国广场舞爱好者近100万人。《在此》跳到了全国广场舞总决赛舞台上,已经成为湖北广场舞走向全国的一张名片。
李慧娟是一个有爱心的公益志愿者,她以身作则、以情感人,经常资助需要帮助的人,不仅把自家的衣物捐献给困难家庭,还发动群里其他社会体育指导员深入社区送温暖。武汉市东西湖区有几户残疾人,也是广场舞爱好者,李慧娟借培训的机会联合舞友们上门慰问并送去慰问品,用自身的关爱,点燃了弱势群体的生命之光。正是有了一大批像李慧娟一样的广场舞人不断努力,近年来湖北广场舞全民健身稳步推进、成果显著,受到了上级体育部门领导的认可。
商红——大妈眼中最美的“夕阳红”
作为一名新兴运动项目的推广者,她积极地投入到健身排舞运动的推广工作中。从机关到学校、企业到社会 、城市到乡村,哪里需要她,她就会毫不犹豫的去到那里,从2013年至今,她走进武汉市上百支健身舞队伍中、去到偏远的监狱系统和民政局下属的殡仪馆,深入聋哑学校和田间地头,为各类健身群体带去了专业公益的健身技能;她的足迹踏遍武汉的角角落落和湖北的东西南北,也多次被邀请到其他省市开展推广工作,培养了各级社会指导员,排舞教练员、裁判员达3千余人。直接辅导的各类不同健身人群数万人,她的行程超过百万公里,因其专业扎实又耐心细致地教学,每到一处都会受到人们的喜爱。可以说,是一位集独特教学魅力与极富编创能力的全能型导师。
她,就是全国排舞广场舞推广中心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广场舞国家级裁判、湖北省排舞广场舞协会秘书长商红。
起初开始推广排舞的商红老师在走进社区基层之后发现有非常多的人爱跳广场舞,而中国广场舞又没有科学规范的一套系统理论,许多跳了广场舞的人反而还伤害了身体,商红老师明白,如何教大家正确跳广场舞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自此商红老师的身上便担负着推广排舞和广场舞的重任。
教学上,她以深入浅出、条理清晰的教学风格让很多新手一下子就爱上排舞,欣赏她对排舞作品演绎会让很多资深的爱舞者顿时和她找到共鸣。编排上,她以奇思妙想、流畅大气的舞者风范编排了各类参赛作品屡摘头冠,她能把完全没基础的和极具专业实力的队伍都能让其发挥到极致。
2013年创作的《舞动中国》成为全国各健身团队必跳曲目;2014-2015年创作的《策马扬鞭》、《健康动起来》、《又见神话》、《最美的中国》等优秀作品,在全国、省、市受到广泛推广;2016年创作的《中国缘》受到全国各地爱好者喜欢,并纳入湖北省竞赛曲目;2017年创作的排舞《中国同心圆》由央视拍成大型MV在党的十九大专题片《辉煌历程》中播出;2018创作的《厉害了我的国》在全国极具影响力,在全国多个大型活动中展示;2019年创作的《不忘初心》 被纳入全国重点推广曲目和湖北省赛事曲目。被推荐为2020年度我省《五项五进》推广曲目……近些年来,商红发挥自身专业技能,不断学习、丰富科学健身知识和相关专业技能,创作出了不少“家喻户晓”的广场舞作品。
随着全民健身多元化高度融合的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需要掌握更多科学健身知识和技能,既要专业也要旁通,一专多能型是未来社会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需要。商红表示:“这次疫情后,我们社会体育指导员肩负的责任更重大更具意义,我们要努力地让更多的人,安全、科学、快乐健身!用积极地体育锻炼提升自身免疫力,我们责无旁贷!”
雷杰——殚精竭虑传承岳家拳
初见雷杰,感觉他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中年人,与常人无异。及至近前,他正襟危坐,不苟言笑,壮硕身体,剑眉星目,眼里不时露出凛然之气;脸上表情每发生一点细微的变化,都给人一种富有力道的感觉。坐下细谈,他说话干脆利落嘎嘣脆,不留尾音,让人回味悠长。
黄梅对外有四张响亮的名片,岳家拳便是其中之一,而在这其中,与一个人殚精竭虑的传承分不开,他就是岳家拳传承人雷杰。在他身上的头衔有很多,他是岳家拳第二十六代传人,中国武术八段、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同时也是全国岳飞思想研究会岳家拳高级顾问,国家非遗项目岳家拳传承人……
雷杰的先祖雷晓闻是战神、常胜将军岳飞麾下一名战将,精通“岳家拳”,解甲归田后,在民间教习“岳家拳”,此后雷家代代相传。雷杰自3岁起,就跟随祖父习练“岳家拳”,几十年如一日,深研岳家拳的拳理源流及系统理论,把“岳家拳”演绎到出神入化的殊胜境界。
2014年7月,随着黄梅岳家拳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继黄梅戏、黄梅挑花、黄梅禅宗祖师传说之后的黄梅县第四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雷杰成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黄梅岳家拳传承人。
雷杰自从负责黄梅武术工作以来,一直以研习、传授、宣传、弘扬黄梅武术文化为己任,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十分接地气的群众性武术活动。先后组织了湖北省第二届武术散打擂台赛、“三省十二县(市)”体育协作区太极拳比赛、湖北省传统武术比赛、湖北省太极拳锦标赛、湖北省全国“武术之乡”武术比赛;黄冈市青少年武术馆校套路比赛、黄梅县年度武术比赛等有影响的武术比赛活动,并多次担任湖北省武术比赛仲裁委员会委员、总裁判长;在黄梅县武术“六进”工作中担任武术总教练,同时深入机关、社区、学校、企业、乡镇、军营进行指导,并在县武警中队、县公安局、县检察院、县人民银行、县电力公司、县电信公司、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等单位担任特约教练;担任黄梅县中小学武术总教练期间,先后向5万多名中小学生传授了岳家拳。为了弘扬中华武术文化,曾多次组织黄梅武术队参加全国武术比赛及交流活动,为传承岳家拳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弘扬岳飞“精忠报国”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崇德尚武的后备人才队伍,他先后担任黄梅县岳飞小学、黄梅县一中、黄梅县晋梅中学、黄梅县一小、三小、五小、武术特色课专业指导教师。在黄梅县争创“全国武术之乡”工作中,投入全部精力,发挥个人特长,出色地完成了争创工作任务,为黄梅县2001年8月获得 “全国武术之乡”光荣称号作出了突出贡献。
弘扬和传承岳家拳,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雷杰说:“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要静心整理编写一部全面展示岳家拳的理论专著,需要有一群热爱黄梅岳家拳、热心于实实在在地弘扬和传承黄梅岳家拳的专业团队,要让岳家拳走出黄梅县,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要让黄梅岳家拳,爱国之拳,正义之拳,胜利之拳,万古长青,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
敖金平——世界冠军致力于推动项目发展
2006年6月1日,在第九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上,敖金平获得男子单人操冠军和六人操冠军,实现了中国在世锦赛上单人金牌零的突破;2007年,在世界健美操总决赛,他又获得男子单人冠军、集体六人冠军。事实上,从2000年到2009年退役,他几乎拿到了所有的全国各类健美操比赛的男单冠军和11项世界冠军,这是前无古人的成绩,堪称中国健美操第一人。如今,已在华中师范大学担任教师的他,全身心投入到了全民健身的普及工作当中。
和很多孩子一样,来自江西南昌的敖金平小时候尽管品学兼优,但无比贪玩,只要能有借口不上课,肯定是第一个举手。初三时,当时任该校体育教练的席毅林老师(敖金平启蒙教练)上课时随口一问:“谁想参加市韵律操表演?”不想窝在教室的敖金平,唰地一下从座位上弹起来,就这样成为了学校跳操运动员之一。回忆当年和健美操结缘的那一刻,敖金平还是忍不住笑道:“那时根本不知道什么健美操,只是学校每天下午要补课,参加比赛可以逃课。”正是这样一个说来好笑的理由,让敖金平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健美操强劲的音乐和优雅的舞姿,让只有14岁的敖金平从此“走火入魔”,沉迷于每天的训练。当年代表学校参加市比赛,他所在的40人团队一举夺得第三的好成绩。第一枪就打响,敖金平学习健美操的信念更加坚定,由此开始了他的冠军之路。
脚着一双运动鞋,身穿一身运动服,在节奏鲜明的音乐伴奏下,时而舒展肢体,时而扭动腰胯,似轻盈的海燕腾向天空,又似蠕动的春蚕眷念大地——这是敖金平的“理想国”。他说,健身操是把基本体操、现代舞蹈、节奏音乐巧妙地熔于一炉,本身所焕发出来的活力就足够感染身边的人,只要尝试过,就很容易加入这个行列。当敖金平退役功成名就之后,如何推动全民健身及项目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参与到健美操运动项目中来,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年以来,敖金平及团队一直致力于在湖北省青少年中推广健身操运动。敖金平表示,目前我省健美操及啦啦操项目的师资技术力量在全国已属前列,但这项运动的发展氛围还并没有真正火热起来,他也计划在成立湖北省健美操协会之后,采取一系列的推广措施,积极推动项目发展,服务到人,让全民受益,使健身操运动得到更多人的认可,用实际行动为我省全民健身事业增砖添瓦。
常伶俐——枝头绽放爱与希望的花蕾
57岁的常玲莉是一名退休居民。自2013年组建舞蹈队以来,她一边照顾儿子,一边参加各项文体活动。2016年,她带领东西湖区500多人,参加黄陂云雾山,同全国14个城市5万人同跳一支舞,并且成功挑战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近两年来,常伶俐在湖北省社会体育管理中心的领导下,下到各个地区参加舞蹈比赛,取得较好的成绩。在长期习舞的沉浸中,不断历练自己。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到舞蹈裁判证和教练证,成为了一名执裁的工作人员。
常伶俐本应和其他普通人一样,享天伦之乐。然而她的生活并非完美。她的儿子智力只有3岁幼童,实际年龄却有32岁,落下顽固性癫痫病,左边小脑萎缩,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为此,她决然辞掉公职,全心全意照顾儿子,艰苦的生活使我过早的白了头,容颜不再。但她说:“只要儿子有点进步,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朴实坚强的我用无私的双手托起了儿子幸福的生活。”
“我们可以凭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这不完美的生活。”带着这种信念,常伶俐带上儿子跟着广场舞的一众好友一起累并快乐着。她说:“舞蹈也给儿子带来了幸福和欢乐,每次出行让我和儿子感觉到不虚此行,同样能够舞出自己不一样精彩人生。”
2020年的新冠疫情,给武汉带来了沉重打击,同时也让大家停下匆忙脚步,好好思考。看着人民解放军和白衣天使抗战在一线,用自己生命抢救新冠肺炎病人辛苦付出,常伶俐也希望用自己的方式贡献一份力量。疫情期间,她在手机“云端”上鼓励队员们宅家中学习跳舞、带领大家做广播体操,还自发在网上组建歌舞、朗诵、猜谜语等比赛,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常伶俐说:“我们坚信,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苦难终将过去,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我们的舞蹈事业也会发展的越来越旺。”
文:张诗秋